组成:当归 12g,熟地 15g,白芍 12g,川芎 9g,鸡血藤 15g,黄芪 15g,天冬 12g,麦冬 12g,桃仁 9g,红花 9g,陈皮 9g。
功效:养血滋阴,润肤止痒。
方解:方中当归、熟地、白芍、川芎养血活血;黄芪补气,气旺则血生;天冬、麦冬滋阴润燥;鸡血藤养血通络;桃仁、红花活血化瘀;陈皮理气和中。全方共奏养血滋阴、润肤止痒之效,适用于血虚风燥型掌跖角化症,症见掌跖皮肤干燥、粗糙、脱屑,伴有瘙痒,面色无华,舌质淡,苔薄白,脉细等。
用法:每日 1 剂,水煎服,分 2 次温服。
2. 知柏地黄丸加减(参考赵炳南老中医经验)组成:知母 12g,黄柏 12g,熟地 15g,山茱萸 12g,山药 15g,泽泻 12g,丹皮 12g,茯苓 12g,玄参 15g,麦冬 15g。
功效:滋阴降火,润燥软坚。
方解:知柏地黄丸滋阴降火,在此基础上加入玄参、麦冬增强滋阴润燥之力。适用于肝肾阴虚、虚火上炎型掌跖角化症,症见掌跖皮肤增厚、角化,伴手足心热,腰膝酸软,口干咽燥,舌红少苔,脉细数等。
用法:每日 1 剂,水煎服,分 2 次温服。
二、名医秘方1. 润肤软坚方(某三甲医院皮肤科专家经验方)组成:生地 15g,玄参 15g,麦冬 15g,丹参 15g,赤芍 12g,鸡血藤 30g,桃仁 12g,红花 12g,三棱 12g,莪术 12g,白鲜皮 15g,地肤子 15g。
功效:滋阴养血,活血化瘀,软坚散结。
方解:生地、玄参、麦冬滋阴润燥;丹参、赤芍、鸡血藤、桃仁、红花活血化瘀通络;三棱、莪术软坚散结;白鲜皮、地肤子祛风止痒。适用于瘀血阻滞型掌跖角化症,症见掌跖皮肤增厚、坚硬,颜色暗红,伴有刺痛,舌暗有瘀点,脉涩等。
用法:每日 1 剂,水煎服,分 2 次温服。同时可将药渣煎水外洗,取药液待温后浸泡患处,每次 15-20 分钟,每日 2 次。
2. 祛风润燥汤(民间名老中医秘方)组成:防风 12g,荆芥 12g,蝉蜕 9g,当归 12g,生地 15g,白芍 12g,何首乌 15g,白鲜皮 15g,苦参 12g,黄柏 12g,甘草 6g。
功效:祛风止痒,养血润燥。
方解:防风、荆芥、蝉蜕祛风止痒;当归、生地、白芍、何首乌养血滋阴;白鲜皮、苦参、黄柏清热燥湿止痒;甘草调和诸药。适用于风盛血燥型掌跖角化症,症见掌跖皮肤干燥、脱屑,瘙痒明显,遇风加重,舌淡红,苔薄白,脉浮等。
用法:每日 1 剂,水煎服,分 2 次温服。
三、专家外治名方1. 角质软化膏( dermatology expert external formula)组成:水杨酸 10g,苯甲酸 10g,羊毛脂 20g,凡士林 60g。
功效:软化角质,滋润皮肤。
方解:水杨酸和苯甲酸具有溶解角质、促进角质剥脱的作用;羊毛脂和凡士林可滋润皮肤,防止水分丢失。
用法:将以上药物混合均匀,制成软膏,每晚睡前涂于患处,轻轻按摩至吸收,然后用保鲜膜包裹患处,次日清晨洗净。
2. 中药外洗方(某中医院皮肤科主任经验方)组成:地骨皮 30g,桑白皮 30g,黄柏 30g,白鲜皮 30g,地肤子 30g,蛇床子 30g,苦参 30g,当归 30g,鸡血藤 30g,川芎 20g。
功效:清热燥湿,祛风止痒,养血活血。
方解:地骨皮、桑白皮、黄柏清热燥湿;白鲜皮、地肤子、蛇床子、苦参祛风止痒;当归、鸡血藤、川芎养血活血。
用法:将上述药物加水 2000ml,浸泡 30 分钟,然后煮沸 20 分钟,过滤取药液,待温度适宜时浸泡患处,每次 30 分钟,每日 2 次,每剂药可重复使用 2-3 天。
四、治疗注意事项辨证施治:中医治疗强调辨证论治,不同证型的掌跖角化症用药差异较大,因此必须由专业中医师进行辨证后开具处方,不可自行盲目用药。
内外结合:内服药与外治法结合使用,可提高疗效。外治法如中药外洗、涂擦软膏等,能直接作用于患处,软化角质,改善症状。
坚持治疗:掌跖角化症病程较长,治疗需要一定的时间,患者应保持耐心,坚持治疗,不可半途而废。
日常护理:在治疗期间,患者应注意保持掌跖部皮肤的清洁和湿润,避免过度摩擦和挤压,减少接触肥皂、洗衣粉、洗洁精等刺激性物品。饮食上可多食用一些具有养血滋阴、润燥作用的食物,如黑芝麻、核桃、蜂蜜、银耳等,忌食辛辣、油腻、刺激性食物。
如果掌跖角化症症状严重,影响生活质量,建议及时就医,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综合治疗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全国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